登录【网站注册】点击左边“微信账号登陆”图标,微信扫描即自动注册并登陆
搜索
查看: 1734|回复: 3

[新闻博客] 东莞各镇名字的起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6 21: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龙镇:
此地原是河滩,有数石隆起,乡民依石筑堤防洪,取名石隆BO(大坝之意), 后成石隆或作石龙圩。镇因圩名。

虎门镇:
因地处珠江之出海处,有大虎,小虎二山对列如门,故名。

樟木头:
清乾隆年间(1763——1795)建村,因周围长满樟树,故名樟木头围,后因广深铁路途经,商业发达,村成圩镇。

大朗镇:
南宋末期形成圩集,因该地生长大片莨草而得名。

中堂镇:
清末,由刘星,袁屋,李屋三自然村合并而成大村其中心点祥兴街设圩场,名中堂圩,镇因圩名。

厚街镇: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王氏游至此定居,因在军铺后面,名后街,日后渐富,改名厚街。

寮步镇:
唐贞观年间(627--649)村民在寒溪河上游结茅寮而居,以草织,竹器及打铁为业,明初形成商埠,称寮步圩,镇因圩名。

茶山镇:
南朝梁武帝时,僧人建雁塔寺,后乡人沿山种茶,故名。

道滘镇:
又名济川乡,因潮汐作用,此处多条相通河道有“倒运流”现象,“二水相通日滘”故初名“到滘”,后用同音字称道滘。

长安镇:
原名沙浦头,因李姓人多,民国三十年(1941年)效唐代京城长安而得名长安圩。镇因圩名。

常平镇:
清中叶,屋厦村部分村民从商,择水运方便之荒滩建常平村,以祈和平竞争。镇因圩名。

大岭山镇:
1985年大沙商户圩迁本镇区。圩集因西部大岭山得名。

望牛墩镇:
此地原是一片草滩,有土墩为村牧音放牛了望之地。宋末建村名望牛墩。又因村中有一小溪,又称望溪,后形成望牛墩圩,镇因圩名。

万江:
明朝天顺8年(1464年)立村,初名蛋家租。清雍正年(1730年)称万家洲,嘉庆二年(1797年)称家租,后据江河交错之地改为万江租,习称万江。

篁村:
宋代立村,地多竹,原称篁溪,后改称篁村,目前改名为南城区。

沙田镇:
地处沿海沙田区,故名。

塘厦镇:
驻地宋末成圩于30余亩的大塘周围,名塘头厦圩,镇因圩名。

谢岗镇:
宋末谢氏在山岗上建村,名谢岗,后在村旁形成谢岗圩,因圩名。

黄江镇:
明末有人在河边定居,因河水黄浊,名黄江。清咸丰年(1851--1861)形成黄江圩。

石排镇:
清初形成石排圩,地表石脉成排,故名。

企石镇;
明代建村,村中池边有巨石,故名。

清溪镇:
明洪武年间(1386--13980),蓝万成从茅盎村迁清溪边立村,后形成清溪圩(老圩),民国13年(1927年)在清溪对岸建清溪新圩。

高埗镇:
明末驻地原为一片沙滩,因渔民常在此晒罟(读:gǔ,网之意)步,清末该村秀才鲁秀认为罟字不雅,改名高埗。

石碣镇:
明代,村民加固堤围,在缺口处垒石防洪,名碣石。后在河边形成石碣圩,镇因圩名。

东坑镇:
原有东坑村,宋末形成东坑圩。

洪梅镇:
取洪屋涡,梅沙两村首字而得名。

麻涌镇:
地处河涌,盛产麻类作物,故名
优胜专注教学 技术实力最强 www.ysug.com
发表于 2011-9-16 21: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这样啊
优胜专注教学 技术实力最强 www.ysug.com
发表于 2011-9-18 10: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长安原来是取了古代长安的名呀。
优胜专注教学 技术实力最强 www.ysug.com
发表于 2011-9-17 11: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沥怎么有啊·我在横沥
优胜专注教学 技术实力最强 www.ysug.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