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注册】点击左边“微信账号登陆”图标,微信扫描即自动注册并登陆
搜索
查看: 1062|回复: 3

[分享资料] 粘模及脱模不良(Die Adhesion) 缺陷分析及排除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1 17: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脱模不良(Die Adhesion) ?
脱模不良(Die Adhesion),又称黏模流道(Sticking Sprues or Parts),是由于注射口与喷嘴圆弧接触面不良,浇口料未同制品一起脱模以及不正常的填料。通常,主流道直径要足够大,使制作脱模时浇口料仍未全部固化。无论黏模流道,还是制品粘在模穴上,脱模不良是塑料注塑中最重要的杀手,造成脱模不良的根源可能是注塑设备不同部件,也可能是注塑工艺不当引起的。

尽管没有制件设计和模具设计上的失误所造成的毛刺、拔模斜度不足、倒拔模斜度等原因,有时成型制件也会出现脱模不良。强行顶出时,往往造成制件翘曲、顶出后发白或开裂等。特别是成型制件粘在静模一侧,有时无法顶出。

脱模不良(Die Adhesion) 缺陷成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1、模具故障
产生粘模及脱模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模具故障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其产生原因及处理品方法如下:
1)模具型腔表面粗糙:
如果模具的型腔及流道内留有凿纹,刻痕,伤痕,凹陷等表面缺陷,塑件就很容易粘附在模具内,导致脱模困难。因此,应尽量提高模腔及流道的表面光洁度,型腔内表面最好镀铬,在进行抛光处理时,抛光工具的动作方向应与熔料的充模方向一致。

2)模具磨损划伤或镶块处缝隙太大:
当熔料在模具划伤的部位或镶块缝隙内产生飞边时,也会引起脱模困难。对此,应修复损伤部位和减小镶块缝隙。

3)模具刚性不足:
如果刚开始注射时模具就打不开,则表明模具由于刚性不足,在注射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如果形变超过了弹性极限,模具就无法恢复原状,不能继续使用。即使形变未超出模具的弹性极限,熔料在模腔内很高的条件下冷却固化,去除注射压力,模具恢复形变后,塑件受到回弹力的作用被夹住,模具仍然无 法打开。因此,在设计模具时,必须设计足够的刚性和强度。试模时,最好在模具上安装千分表,检查模腔和模架在充模过程中是否变形,试模时的起始注射起始注射压力不要太高,应一边观察模具的变形量,一边慢慢升高注射压力,将变形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当发生回弹力太大引起夹模故障时,只靠加大开模力是不行的,应马上将模具拆下来分解,并将塑件加热软化后取出。对于刚性不足的模具,可在模具外侧镶制框架,提高刚性。

4)脱模斜度不足或动,定模板间平行度差:
在设计和制作模具时,应保证足够的脱模斜度,否则塑件很难脱模,强行顶出时,往往造成塑件翘曲,顶出部位发白或开裂等。模具的动,定模板要相对平行,否则会导致型腔偏移,造成脱模不良。

5)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
如果浇道太长,太小,主浇道和分浇道连接部分强度不够,主浇道无冷料穴,浇口平衡不良,主浇道直径与喷嘴孔直径搭配不当或浇口套与 喷嘴的球面不吻合,都会导致粘模及脱模不良。因此,应适当缩短浇道长度和增加其截面积,提高主流道和分流道连接部位的强度,在主流道上应设置冷料穴。确定浇口位置时,可通过增加辅助浇口等方法平衡多腔模具中各个型腔的充模速率及减少模腔内的压力。一般情况下,主流道的小端直径应比喷嘴孔径大0.5~1mm,浇口套的凹圆半径应比喷嘴球面半径大1~2mm。

6)顶出机构设计不合理或操作不当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温馨提示】技术问题请优先发到问答专栏,优胜教师团队将及时回复,谢谢!
发表于 2014-12-12 10: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论坛顶部签到,多发帖、多回帖、多推广,快速赚Q币
【温馨提示】技术问题请优先发到问答专栏,优胜教师团队将及时回复,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0 20: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6556565656565656565656
优胜专注教学 技术实力最强 www.ysug.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4 21: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模具优胜,是家良心企业
好好学模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