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注册】点击左边“微信账号登陆”图标,微信扫描即自动注册并登陆
搜索
查看: 3463|回复: 3

[网盘资源] 开模检讨注意事项,考虑这些后设计肯定问题不大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7 11: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 设计变更的项目是否确实地记入最新版的成品图内?
    B. 有无机种替换?交换模仁之模具结构是否没问题?是否方便于拆装?

    C. 树脂相关的情报是否详实?是否取得了物性表?

    1. 树脂名。

    2. 等级。

    3. 颜色。

    4. 成形收缩率。

    5. 收缩率和射出压力(或模腔内压)、保压时间、肉厚、料管温度、模具温度等关系变化。

    6. 加工流动性(流动长或L / T比)和射出压力、模具温度、肉厚、料管温度等之对应关系。

    7. 成形条件之最适范围。

    D. 是否可做逃气沟?(参考物性表或哪一种成形法),可作何种逃气法?

    E. 采用何种成形法?

    F. 拆模:

    1. 母模(制品表面侧)要设计于塑料机之固定侧或可动侧?

    2. 拆模线(分模面、插破面、靠破面)是否理想?

    3. 插破面之斜度是否足够?(最好是3°以上)(插破量)

    4. 制品表面的模仁线可有获得客户的承认?

    5. 喇叭网孔脱模斜度是否足够?其脱模斜度是否配合咬花?

    G. 成品部是否会造成收缩之处?会收缩于哪一侧?可有应付的解决办法与判断对策了?

    1. 偏肉

    2. 局部较厚之肉厚缩水痕迹如何克服?

    3. RIB与侧壁(或板厚)相连处之肉厚比例,板厚,侧壁与RIB之比例为最之极限2/3。

    4. BOSS根元处之肉厚与该处板厚之比例。是否有作全周盗料?

    5. 局部之制品是否会因热集中,不易冷却而导致表面收缩?

    6. 是否可确实的判定出收缩于哪一侧(制品之表面或内侧)?

    7. 采用特殊之成形法是否可不用考虑收缩?例如发泡成形,或SINPRESS法等。

    8. 设计盗料之小模仁或模仁梢时是否达到平均肉厚之要求?

    H. 短射:(充填不足)如何对策?

    1. 肉厚过薄无法成形时。

    2. RIB过薄或过深。

    3. BOSS根元处肉厚过薄。

    4. BOSS肉厚过薄或过深。

    5. RIB或BOSS是否会太接近浇口?

    6. 短射和逃气沟之关系。(客户有提出排气之指示?)

    I. 短射和收缩二者之间如何取得平衡值?

    J. 流道、浇口系统:(含补助汤道、堵料道)。

    1. 采用哪种流道(热流道、冷流道、其它)?

    2. 流道系统适切?(注道、流道之型式及尺寸,浇口之型式、个数、位置、尺寸等)流动
平衡OK?

    3. 流道距离/肉厚(L / T )适切?

    4. 流道系统对整个成品之重量百分比合理?

    5. 所采用的浇口型式是否会造成蛇纹或浇口附近产生色泽不均(如模糊、雾状等)之现象。

    6. 浇口之进入成品处是否选择于较厚之地方。(理想方式是由厚→薄)

    7. 是否会出现流痕?如何避免?

    8. 是否有必要追加汤道?(汤道的型式?)

    9. 是否有必要设置堵料道?(例如格子附近)

    10.随着汤道、堵料道之设置,是否会对成品表面之色泽造成不良影响?(阴影、雾状等)

    11.预期结合线出现之位置。结合线处之排气考虑。是否有必要设置节流阀?

    12.浇口位置之选定是否可避免成品之变形?

    13.是否有必要于格子孔之后,设置稳流道及逃气式模仁。

    14.流道系统对成形循环时间之影响→考虑?

    15.是否要作模流分析?其结果为何?

    K. 倒勾:

    1. 倒勾部份在哪一侧?(制品之表面侧或内侧)

    2. 倒勾部份是否靠破?或非靠破?

    3. 倒勾排除之最适方法?

    5. 滑块拟配之方向(天、地、左、右)考虑了?

    L. 离型:

    1. 拔模斜度足够?离型没问题?

    2. 成品图上无特别指示的拔模斜度是否有必要尽可能向客户要求加大?(公模侧、盗料
孔等)

    3. 公、母模侧二者之离型抵抗力哪一侧较大?可否预判会留于所希望之该侧?如非所希
望之侧则如何对策?(公模侧之侧壁是否需要咬花、放电?)

    4. 分模面、靠破面、插破面等对公、母模侧之离型抵抗是否确实加以研判了?

    5. 成品是否会被勾往滑块侧?如何对策?

    6. 透明成品(如亚克力、AS等)其拔模斜度是否必要做大一点?

    7. 悬空之成品、其离型没问题?如何对策?(挡拉片)

    8. 随着拔模斜度的增加(防止离型时成品拖伤),是否会造成收缩?如何对策?

    9. 浇口之偏置,致树脂压对模仁施以弯曲力短,使模仁倾斜,当冷却工程完了,模腔内压下降后,模仁又弹回原位,到离型时,因过饱和而造成离型拖伤。

    M. 顶出:

    1. 客户有特别规定顶出系统?(方式、大小、位置、数量等)

    2. 透明成品有无特别注意其顶出位置?(外观要求)

    3. 密闭深盘状之顶出没问题?(需要空气顶出?)

    4. 倾斜顶出时,顶出梢是否必要做防止横向滑动之设计?

    5. 客户有特别规定顶出梢可比公模面低凹(成品上是高凸)?

    6. 客户有无针对局部顶出部位之E.P规定使用延迟顶出?(防止顶出白化)

    7. 倾斜顶出块是否能避免于全顶出行程内受到成品之拘束?(此情况下会影响成品之拘
束收缩、变形、拉伤等)

    N. 特殊加工之有无:

    1. 咬花加工:

    A. 咬花之花纹型式及番号。了解?

    B. 侧壁之咬花型式、深度等充分了解?所需之侧壁斜度足够?

    C. 咬花范围明示了?

    D. 各部位之咬花型式,番号是一种或二种以上?

    E. 薄肉厚处是否壁免咬花了?(拖花和色泽不均)

    F. 公模侧之咬花或放电花之区域会反映至成品表面上,而致使该部位之表面粗糙及
产生不同色泽?

    G. 咬花后要施以何种喷吵处理(光泽处理)?

    全光泽 100 % → 玻璃砂

    半光泽 50 % → 玻璃砂 + 金钢砂

    消 光 0 % → 金钢砂

    序号编号深度

    ( mm )拔模斜度

    放电花纹(VDI3400)

    编号放电间隙

    1MT110100.02541.5° Draft min33

    2MT110200.03812.5° Draft min36

    3MT110300.05083° Draft min39

    4MT110400.07624.5° Draft min40

    5RE-66240.031752° min

    6RE-66250.044452.5° min

    2. 砂加工:

    A. 喷砂之花纹型式及番号是否了解?

    B. 喷砂之范围明示了?

    C. 使用一种或二种以上之喷砂型式或番号?

    D. 使用哪一种喷砂型式?(金钢砂、玻璃砂、金钢砂 + 玻璃砂)

    全光泽 100 % → 玻璃砂

    半光泽 50 % → 玻璃砂 + 金钢砂

    消 光 0 % → 金钢砂

    3. 雕刻加工:

    A. 客户是否提供了字稿、底片?

    B. 底片之倍率?

    C. 成品是凹或凸?

    D. 雕刻法之选择。(直接雕刻机雕刻、放电雕刻、铍铜挤压式入子或NC铣床加工)

    E. 雕刻板是否必要加入收缩率?

    F. 电铸加工??/P />

    O. 成品相互间之配合关系:

    1. 与同机种他部品之配合尺寸公差是否没问题?

    (尤其要注意拔模斜度对他部品所产生之影响。)

    2. 拆模线是否适切?

    3. 配合部位之公差是否特别留意?毛边及毛刺标准?

    P. 其它:

    1. 肉厚不平均之处会不会造成表面色泽变化、不均?(咬花后亦然)

    2. 成品之变形、翘曲等充分检讨对策了?

    3. 成品图上无指示之拔模斜度(通常要求的很小)有必要向客户建议做大一点?(特别是透明成品)

    4. 成品图上有锐角之处是否有必要做成R?(特别是成品之表面外观)

    5. 成品内侧(公模侧)之RIB、BOSS等之根元,是否按客户图面上所指示做R?(一般成成品图上注明”未指示的R做?R”)。但是必须注意是否会影响到与他成品间之配合问题。

    Q. 加工上之问题点:

    1. 形状是否可加工得出来?

    2. 成品表面之模仁线可取得客户的同意?

    3. 仿削、NC、线切割、EDM等之加工是否有无困难?

    4. RIB处要做模仁时,因应加工上之考虑,是否必要建议移动RIB?

    5. BOSS径、模仁梢Φ径是否强度够?

评分

参与人数 1Q币 +3 收起 理由
优胜网络服务 + 3 ☆☆ 资料不错!

查看全部评分

优胜专注教学 技术实力最强 www.ysug.com
发表于 2012-6-5 20: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很好
优胜专注教学 技术实力最强 www.ysug.com
发表于 2012-6-6 23: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确实考虑全面了,不知有多少高手能在设计时会考虑这么多滴
优胜专注教学 技术实力最强 www.ysug.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