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升霞66 发表于 2018-4-24 15:00:23

平时车削螺纹时常出现故障,你知道这些解决方法吗?

在机械制造业中,带螺纹的零件应用得十分广泛。在实际车削螺纹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由主轴到刀具之间的运动,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引起车削螺纹时产生故障,影响正常生产,这时应及时加以解决。

车削螺纹时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如下:

推荐阅读男子连续用嘴吸了四年,妻子忍无可忍说出真相,吓人!

一、啃刀

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原因是车刀安装得过高或过低,工件装夹不牢或车刀磨损过大。

1. 车刀安装得过高或过低

过高,则吃刀到一定深度时,车刀的后刀面顶住工件,增大摩擦力,甚至把工件顶弯,造成啃刀现象;

过低,则切屑不易排出,车刀径向力的方向是工件中心,加上横进丝杠与螺母间隙过大,致使吃刀深度不断自动趋向加深,从而把工件抬起,出现啃刀。

此时,应及时调整车刀高度,使其刀尖与工件的轴线等高(可利用尾座顶尖对刀)。在粗车和半精车时,刀尖位置比工件的中心高出1%D左右(D表示被加工工件直径)。

2. 工件装夹不牢

工件本身的刚性不能承受车削时的切削力,因而产生过大的挠度,改变了车刀与工件的中心高度(工件被抬高了),形成切削深度突增,出现啃刀,此时应把工件装夹牢固,可使用尾座顶尖等,以增加工件刚性。

3.车刀磨损过大



引起切削力增大,顶弯工件,出现啃刀。此时应对车刀加以修磨。

推荐阅读女人腿间缝隙大说明啥
二、乱扣

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原因是当丝杠转一转时,工件未转过整数转而造成的。

1. 当车床丝杠螺距与工件螺距比值不成整倍数时

如果在退刀时,采用打开开合螺母,将床鞍摇至起始位置,那么,再次闭合开合螺母时,就会发生车刀刀尖不在前一刀所车出的螺旋槽内,以致出现乱扣。

解决方法:采用正反车法来退刀,即在第一次行程结束时,不提起开合螺母,把刀沿径向退出后,将主轴反转,使车刀沿纵向退回,再进行第二次行程,这样往复过程中,因主轴、丝杠和刀架之间的传动没有分离过,车刀始终在原来的螺旋槽中,就不会出现乱扣。

2. 对于车削车床丝杠螺距与工件妇距比值成整倍数的螺纹

解决办法:工件和丝杠都在旋转,提起开合螺母后,至少要等丝杠转过一转,才能重新合上开合螺母,这样当丝杠转过一转时,工件转了整数倍,车刀就能进入前一刀车出的螺旋槽内,就不会出现乱扣,这样就可以采用打开开合螺母,手动退刀。这样退刀快,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和保持丝杠精度,同时丝杠也较安全。

三、螺距不正确

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1. 螺纹全长上不正确

原因是挂轮搭配不当或进给箱手柄位置不对,可重新检查进给箱手柄位置或验算挂轮。

2. 局部不正确

原因是由于车床丝杠本身的螺距局部误差(一般由磨损引起),可更换丝杠或局部修复。

3 螺纹全长上螺距不均匀

原因是:丝杠的轴向窜动、主轴的轴向窜动、溜板箱的开合螺母与丝杠不同轴而造成啮合不良、溜板箱燕尾导轨磨损而造成开合螺母闭合时不稳定,挂轮间隙过大等。

通过检测:

如果是丝杠轴向窜动造成的,可对车床丝杠与进给箱连接处的调整圆螺母进行调整,以消除连接处推力球轴承轴向间隙。

如果是主轴轴向窜动引起的,可调整主轴后调整螺母,以消除后推力球轴承的轴向间隙。

如果是溜板箱的开合螺母与丝杠不同轴而造成啮合不良引起的,可修整开合螺母并调整开合螺母间隙。

如果是燕尾导轨磨损,可配制燕尾导轨及镶条,以达到正确的配合要求。

如果是挂轮间隙过大,可采用重新调整挂轮间隙。

4. 出现竹节纹

原因是从主轴到丝杠之间的齿轮传动有周期性误差引起的,如挂轮箱内的齿轮,进给箱内齿轮由于本身,制造误差、或局部磨损、或齿轮在轴上安装偏心等造成旋转中心低,从而引起丝杠旋转周期性不均匀,带动刀具移动的周期性不均匀,导致竹节纹的出现,可以修换有误差或磨损的齿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平时车削螺纹时常出现故障,你知道这些解决方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