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四叶草 发表于 2012-10-10 20:26:55

澳洲行之二——古海中的原始森林

2012年4月14日早上6点钟,急于想看到大洋洲西澳帕斯秋季湖边日出的我们就出门了,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





清晨的西澳



街上张着“嘴”的大树



湖中的早晨





湖边的笑容

出门拍的第一张照片让我们知道,这里太阳出来时,是在高楼大厦的后面“藏”着不见我们的,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天空中那耀眼的红云。

在西澳的第一个清晨,我的镜头更多对准的不是湖水,而是湖中和湖边那些为了健康而划船、跑步、骑车的人。

宁静的大自然中有了他们,不仅有着朝气,也有了生机。晨练中人们脸上的笑意,像晨曦般灿烂。





早晨的水中





清晨的湖水





路两边的大树





站在大树里





据说在西澳,鸡有着救命之恩的功劳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我们国人中,是挂在嘴边上的。在西澳,每个新一天的开始,自然与人的和谐,随处可见。

帕斯市中心也有许多公园和花园。最大的国王公园位于西郊,占地404公顷。

国王公园是南半球最大的公园。公园建在城区西侧的小山丘上,地理位置较高,可俯瞰整个帕斯市区。我们到的4月,是那里的秋季。色彩正在变换之中。

这个公园也是帕斯的野花观赏地。每年,都会在这儿举行春季野花盛会。这里没有过多刻意雕琢摆放的造型,也没有过多人工搭配的花木色调,一切都很自然、随意。野花的颜色多彩斑斓,很雅致,没有媚俗的红,也没有霸气的紫,淡淡柔柔的,很写意。

澳大利亚人信仰的是尊重土地,尊重土地的自由,而不是人可以主宰土地。所在城的每一块土地可以有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地物,不同的地貌。

有一株平躺着的粗壮而古老的树干,是百年多以前,西澳大利亚早期拓荒者从遥远的北美洲加拿大运来的。我们没有拍到这棵树,因为黑天鹅更牵着我们的心。

很有意思,今天我们在帕斯看到的最先感受秋色的是天鹅里的黑天鹅。湖边金色的树丛中,它们站在那里姿态不是芭蕾,胜似芭蕾。





正在变换中的色彩





追赶秋天吗?

早在1697 年,当荷兰的航海家 Willem deVlamingh首次踏上帕斯这片神奇的土地时,就被河边独特而美丽的黑天鹅所吸引,随即将这条河命名为天鹅河。从此,黑天鹅就成为帕斯,乃至整个西澳地位最高贵的动物了。

缠绕在帕斯城市腰际的是天鹅河(SwanRiver),傲立在西澳的州徽和州旗上的动物是黑天鹅,许多商品(比如啤酒等)的logo、公司的名字、街道的名称也都会选天鹅或黑天鹅为图案。在中国,或在世界其他动物园我们也都看到过黑天鹅。但这里是黑天鹅的老家。





等着我们的四只黑天鹅





培训





爱(俞新兵拍摄)

离开天鹅湖,我们就要去西澳地貌极为奇特的尖峰石阵了。

尖峰石阵(The Pinnacles)在帕斯北方260公里处,为南邦国家公园(Nambung NationalPark)的一部分。这里有一片横跨沙漠的奇异活化石原始森林,再加上数以千计、甚至高达4公尺的石灰岩柱,蔚为奇观。

在去尖峰石阵的路上,我们已经开始感受着奇特了。





白色的沙丘





被称为“小黑孩”的灌木丛





路上可看见写有野生动物的牌子

因为好看的东西太多了,我们没敢停车看看这些奇异的白沙丘、那长出一根根黑棍的树和生活在如此这般地质状态中的野生动物。为的是要尽快去看尖峰石阵到底是如何“布阵”的。

来之前做了功课,知道这个在沙漠的奇异活化石原始森林里,有数以千计可高达 5 公尺的石灰岩柱。

在太古时代,那里曾是森林覆盖。从海边吹来的沙让沙地逐渐形成,在原始森林枯萎、大地被风化后,沙沉下去了,残存在根须间的石灰岩就像塔一样遗留了下来。



草上长着小海螺

在去往尖峰石阵的路上,我拍到这张照片,草上“长”着小海螺。

到了尖峰阵,看了介绍才明白,这里的石灰石竟是由海洋中的贝壳演变而成的。雨水将沙中的石灰质冲到沙丘底层,而留下石英质的沙子,滋生腐殖土,然后长出植物,植物的根在土中造成裂缝,慢慢被石英填满裂缝后石化,然后在风化作用之下,露出沙地地表,就成为一根根石柱。石柱从10公分5公尺长短不等,爬上石柱往周边眺望,可以看到这片似乎漫无止境的奇妙景观。





这就是尖峰阵的“雕塑”





这里就是石阵





可以尽情地想象





像不像是老夫子在对话周围的学童

以科学的观点,尖峰石阵的石灰岩石由蚬壳组成。这些蚬壳与沙粒混合后,被风吹到内陆,形成圆顶的石块,再经长年累月的侵蚀,构成较坚硬的石灰岩石柱,形成今日的尖峰石阵。在澳洲金色的夕阳下,尖峰石阵被拍成很美的照片,成为西澳旅游的享誉世界的一张张明信片。

在尖峰阵的感觉,视觉上享受着的除了奇异,还有另一种感觉:苍凉。这里尽管东临印度洋,但其干旱中的苍凉让人也强烈地感受着。金黄金黄的沙漠中,矗立着一排一排的石柱,高低不一,有的才十几厘米,有的却高达四五米,底部还有零星的小灌木。诡异这两个字,是我走在这片尖峰中时,不时地会出现在脑海里的词。





布阵









天造





“洗头”





天色











石虎

遗憾的是我们在这片石阵中,并没有看到动物。来之前我在网上看到:在沿岸的低地和南邦国家公园的树林里,孕育了各式各样的野生动物,包括西部灰袋鼠、小袋鼠、袋貂、蜥蝪、鸸及白尾黑鹦鹉。更有机会看到罕见的黑肩鸢四出觅食。不过话说回来,罕见的黑肩鸢即使就在我们眼前,我们能认识吗?





小憩

我们没有这两个人的闲情逸致,还要赶夜班飞机,只有把造形各异的石柱拍下来回家后再细细地想象。





吃午饭的小餐馆





路边的植物





小黑孩子树是这样长的





小“黑孩”的心

澳洲地处南半球,四面环海,是一个单独的大陆。“澳大利亚”一词出自拉丁语,意为“未知的南方大陆”。澳大利亚也是世界上最平坦的大陆,土地面积768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六大面积国家,是南半球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洲的国家。新西兰就不能说是澳洲了。它的人口为1860万,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每平方公里只有两个人。看惯了人的中国人,在这样的苍凉中,心中的滋味是很复杂的。一个词当然难以容纳。羡慕、孤独、可怕,都在那一刻体感悟着,咀嚼着,玩味着……

西澳大利亚州的自然资源的丰富,列居澳大利亚首位。植物种类繁多,有6800多种,许多是稀有品种。

在百度百科中我看到,从六月到九月,全州各地会有12000多种野花盛开绽放。

西澳州的植物奇观通常在六月里从那里开始。第一阵热带季雨过后,本地的木槿、蓝钟花、肉桂、毛拉花和本地海棠花就会从满是灰尘的红土中绽放出来。如果在那里的国家公园里过夜,会在那里发现岩石无花果、柠檬香草和银玉树生长在瀑布下和凉爽水深的岩石水潭边。

在西澳,从七月起,630多种野花使山脉角(CapeRange)在其最好的时节里生机焕发。古老的红色峡谷、盖满雏菊的沙丘和蓝绿色的海水在此融为一体。这里冬天的平均温度为25度,七月里,仍然可以在附近的宁格鲁礁与庞大的鲸鲨共游。

八月份,可以沿海岸线而下,观赏山龙眼、银桦、袋鼠爪花和开着红花的桉树。从这些植物旁边健行、攀岩或划独木舟经过,沿途透过大自然之窗(Nature’sWindow)的红色岩框观赏美景。

九月上旬,西澳州的西南部开始展现生机,放眼望去宛若毕加索风格的豪放画作。柏斯国王公园里历时一个月的野花展上,有多达1700种本地品种盛开绽放。九月中旬,在玛格丽特河-奥古斯塔兰花展上,可尽情地观赏罕见而娇嫩的兰花。





这像是野“菠萝”的植物叫邦夏





大自然的“编织”物





西澳大地上的植物





西澳放眼望去

和我们绿家园生态游一起到过巴西亚马孙河、圾及尼罗河、东欧多脑河、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地的著名生态学家——自称“80”导游小姐的徐凤翔,本来此行是要和我们同行的。可是临出发了,她却没能成行。以致于在西澳我们看到这些奇异的花和树时,只能拍下照片回去后请徐先生给我们讲解。而西澳植物的独特,让没有亲眼所见的生态学家说出个究竟,或许也是过份的要求。

我们在西澳只有一天半的时间,短暂的时间里要想把西澳的美与奇都看到,当然不可能。不过,那里值得记录与欣赏的美景我们还是看到了很多,也把它们留在了储存卡里,为的就是能在这里儿与朋友们一起分享。





街头欣赏音乐会

在与帕斯告别前,当地的老百姓正坐在露天随地摆着的“沙发“上欣赏着大屏幕上的交响音乐会。这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日子,过起来不但轻松而且富有诗意。带着这样的感叹,我们走向机场,明天一早我们就要到达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澳洲行之二——古海中的原始森林